《竹林深處人家》

 

A.寫作背景:   

 作者一開始運用了聯想的作法,借一位江南的朋友請吃飯,菜中必定

有扁尖筍,因而聯想到在江南作客時的所見所聞﹣﹣吃扁尖筍的事。

 

B.寫作季節:

那時不是春天,而是暮春,因為在竹農來說,採筍的日子已過,春天

已近尾聲了。當地的人隨手便拿鹽的扁尖筍來招待客人,似乎以它作

零食來吃,再喝著碧螺春沏的茶,確是別有一番風味。而扁尖筍的味

道,因為扁尖筍新鮮,吃起來鹹中帶甜,有一股鮮嫩的味道

 

C.竹鄉景況:

在這個竹鄉中,不是沒有別的植物,而是實在太少,相反竹子太多,

故在印象上,似乎沒有其他的植物存在,其實不是沒有而是看不到罷

了。

 

遠景:

 

1.竹子太多,予人的印象是沒有其他的植物。

2.實際上植物是存在的,只是看不到而已。

3.遠望幾座山頭,全鋪著竹,一層又一層的,簡直分不出竹枝、竹

         幹、竹葉。

4.房子、小徑和小橋都看不到,彷彿全被竹的海洋淹沒了。

5.當一陣風吹過的時候,竹海上湧著暗浪,從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氣

         勢, 就意味著它是非常深沉的。

 

近景:深入竹海之中

  1.兩旁長滿了茂密的竹林,把上空都蓋著了。

2.陽光雖然猛烈,但絲毫不感覺到,彷似走進了海底隧道一樣。

3.路上沒有記號,有時看到前面似乎就是盡頭,但卻又有另一條山

         路在 眼前出現,正所謂「柳暗花明又一村」。

J作者先後用海洋、海底隧道和屏風來描寫竹林

登上了竹塢:

  1.舉目四顧,除了竹子,還是竹子。四處都是竹子。

2.在山上你不可能看到大自然的本身。

3.也看不見人們在上面勞動過的痕蹟。

4.作者的畫家朋友,他感覺到束手無策,不知如何著手去畫

5.引路的朋友則笑了,因他本身就是護林員,畫家分不出層次正代

  著竹林的豐收,這正是他的願望

 

發現了竹林深處的人家:

  1.聽到竹葉在微風中擺動,發出沙沙的響聲。

2.山麓上傳來了縷縷的輕煙,這便是他們在燒飯時所發出的坎煙。

   

步向村莊:

  1.看似很近,但也要走一段頗長的時間。

2.路途遙遠艱辛,越山澗、過竹海、爬石路等。

3.起初只是聞到雞、犬的啼吠。

4.後來再看到孩子們趕著山羊回來,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間,已進

         入了 鄉村。

5.路上可見的,只是晾著的筍乾和曬著黃色帶著斑點的竹箬

6.因為其他竹材早已運到外地去支援經濟建設了,只餘下這兩種東

         西在 此加工。

 

竹鄉人家與竹密不可分的情況:

  1.在竹鄉中,村民會儘量利用竹作為材料。

2.這樣包括了衣、食、住、行和其他的日用品。

    衣--------斗笠是用竹來做的。

    食--------在竹鄉中,吃的是扁尖筍、竹葉窩巴湯、蠶豆鮮筍飯。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一杯碧螺春沏的茶,

    住--------棟樑、天棚、板壁、地板、門窗等全是以竹來做的。

    行--------竹橋、以竹箬做鞋。

    日用品----凳子和椅子、檯子、涼床、碗櫃、衣櫃、茶几、搖籃、雞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籠、兔籠,甚至接山泉用的水管也是由竹所造成的。

 

作者對村人用竹的感受:

a.竹鄉用竹用得這樣徹底也令作者感到奇怪。

b.作者可以呼吸到一種鄉土氣派和青春氣息,使人感覺到非常的舒

         適。

青春氣息=新竹的氣息

 

  因為:

1.茶裡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氣息,因為水是從山澗通過竹管流到鍋

         裡以供泡茶之用。

2.連空氣中也有竹的清香。

 

鄉土氣派:

  1.用泉水和竹葉煎窩巴湯,那種飯焦香加上竹香的氣味,確是十分

         好。

2.新鮮的蠶豆鮮筍飯更是充滿了鄉土的風味。

   

  最後,夜幕低垂,遠處傳來了女子的歡笑聲,他們已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回來了。而今年是豐收,因為:

 

1.在去年開始,他們就加意栽培竹子(拔掉野草,施肥)。

2.雨水充足及陽光充沛。

   

作法技巧:

  1.修辭法:

    A.比喻:彷彿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裡走過。

    B.誇張:這裡除了竹子,其他便甚麼植物都不存在了。

    C.反問:寧靜的竹海裡難道沒有人家嗎?

    D.設問:那是霧還是山嵐?都不是。

    E.排比:越山澗,過竹橋,爬石路。

 

2.倒敘法:

    先講在江南作客後到朋友家中吃飯的聯想。

    最後一段予以呼應。

 回到中四課文區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