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齊桓晉文之事章》

 

1.文章體裁:語錄體形式的論說文

 

2.全文要旨:記錄孟子藉齊宣王「以羊易牛」的仁德行為,因勢利導,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說服宣王放棄崇尚霸政,轉崇儒家的仁政王道的言論。

 

3.百姓、宣王與孟子對「以羊易牛」的看法

 

  a.百姓:誤會宣王由於吝嗇一頭牛的緣故,因此以羊代牛。

  b.宣王:認定自己由於不忍心看見牛無罪受死的可憐樣子,而以羊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牛,卻難以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;對於百姓的誤解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怪責,又苦於無法反駁,百辭莫辯,而感到不安。

  c.孟子:認為百姓誤會宣王,想法也正當合理:理由是倘因牛無罪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受死、死懼可憐的樣子而放過牠,那麼羊亦應依同理而可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免於作為犧牲品。

       孟子亦很欣賞宣王以羊以牛的做法,認為這是仁愛心腸的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表現,並以宣王「見牛未見羊」因此而放過了牛而不放過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羊的做法,合乎人情道理,安慰宣王不必為百姓的誤解而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介懷。

 

4.a.推恩的方法:愛護長幼,申親及疏,進而遍及全國、全天下人。

  b.人君推恩的結果:足以保四海、治理天下即易如運轉小物於掌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。

  c.人君不推恩的結果:不足以保護妻子兒女。

  d.古代聖賢的偉大處:善於推廣仁德以王天下。

 

5.作法特色:

a.論點明確,層層推進

b.因勢利導,措辭委婉

c.善用類比,幫助推論

d.善用例證,說服力強

e.善用對比,正反立論 

回到中五課文區域